发展局局长黄伟纶
近年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应用及创新建造方法,以提升建造业生产力和成本效益。过去几年,政府已在超过40个工程试点项目上,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或简称BIM)技术,当中渠务署的「石湖墟污水处理厂扩建前期工程项目」近日获得业界设计大奖,表扬团队在建筑设计技术上应用崭新科技的成果。究竟这项技术为业界带来什么好处?今次我找来了年轻工程师,为大家介绍BIM技术的应用。
早前,我和廖振新副局长先后出席了有关BIM技术应用的研讨会和颁奖礼,乐见业界积极参与和支持。BIM技术是建造业界一项崭新的技术,让建造业专业人士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和建造工作,减少建造过程中需要作出的变更,同时减低风险,让工程人员能更准确地估算各个阶段的项目成本。这项技术不单是一种3D绘图工具,更是崭新的管理和执行工具,用以整全管理整个工程生命周期,由筹备设计到建造阶段,以至营运及维修保养阶段,让业界不同专业人员─建筑师、工程师、建造业人士等,于同一数码平台上沟通协调、调控建造程序、共同解决种种问题等。
研讨会上,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会长陈镜源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香港拥有很多新的发展和机遇,BIM专业技术在亚太区的工程项目上将有更大发展潜力。他同时宣布正式推出「专才认证电子徽章计划」,以便市场验证学会专业会员身分,以及更深入了解BIM系统及其专业资格。
提供更准确资讯 提升建造效率
接着,让我为大家介绍刚获奖的渠务署团队。位于香港新界北部的石湖墟污水处理厂,1984年开始投入服务。由于该设施的使用量已接近饱和,政府2015年决定在原址扩建和提升旧有的污水处理厂设施。渠务署设计拓展科工程师梁皓观介绍指,为了更清晰地显示污水处理厂的建筑结构及机电设施,团队运用了BIM技术来突破2D平面图像的限制,把内部复杂的结构及机电设计的组件,以3D和4D形式仔细呈现出来,更准确地显示位置和施工时序等资讯,提升建造工程效率,并能及早厘清各种设计或施工上的误差,减低可能引致的时间延误和额外支出。
除了协助设计及施工外,工程团队亦利用BIM技术,为将来设施的管理及维修作出充足的准备,包括模拟日后运作及维修的情况,以提供详尽的纪录和技术资讯。团队认为项目的成功,象征香港大型工程项目应用BIM技术的可行性,亦为其他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路向。
鼓励业界跟随
在建造工程项目中的设计及施工阶段广泛应用BIM技术,加强各界别间的协调,可以减少日后施工过程所造成的浪费,从而提高生产力。我理解本地建造业对BIM也有相当认识,并在多个项目主动应用此技术。由2018年起,政府也会在主要基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造方面,采用BIM技术,并鼓励私人工程项目跟随。
政府将一如以往听取业界对采用此技术的关注,并与建造业议会合作,在多方面为业界提供配套及支援,包括提供各种专业训练课程、制定BIM技术标准、开设「BIM创新及发展中心」供业界使用等。
全球已迈向数码化时代,建造业也不例外,相关企业及人员应与时并进,尽早为掌握BIM技术作好准备,同心合力推动建造业持续发展,将香港的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建造安全、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提升至一个新层次、新台阶,并为香港发展成一个具竞争力的智慧城市,提供有利条件。
按此观看影片。
(以上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11月26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