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文灼非社长(灼见名家社长文灼非)、各位嘉宾:
大家好。请大家继续享用甜品,不用客气。
今日,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出席灼见名家主办的午餐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环球经济形势和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些看法。
2017年不经不觉已经过了十个月。今年初我预备《财政预算案》的时候,事实上对今年经济的走势是没有现在看得这么乐观,因为当时看的时候,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十个月以来,其实环球经济增长比预期好上许多,国际贸易有所增加,投资气氛亦有改善,股市普遍上扬。
我在今个月中到了美国华盛顿出席世界银行的年会,是以中国代表团其中一名成员身分出席。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按惯例发言,她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和展望往后的目标。近年大家不同场合见到她都习惯听她说环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太慢、太少、时间太长,但这次年会开会时,她却「笑笑口」,笑说今年终于可以改口。为什么呢?因为根据IMF数据,其实不单是个别经济体,而是比较广泛地,有约75%的经济体,今年的经济表现都有所改善,因为这个情况比较理想,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份就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6%,换句话说,是较去年快了、多了0.4%。
我在出席IMF和世界银行的年会之后,第二天就去了越南会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年度财长会议。会议上,不同经济体的财长都扼要地说说他们地方的经济增长情况。可以这样向大家报告,就是全部都是正面,可以说今年的环球经济增长面是很阔,以及是相当明显,大家对前景都是比较乐观。其中美国和欧洲,大家都知道复苏的势头都非常稳固;内地亦保持中高速增长,今年首三季是6.9%;俄罗斯及巴西等亦走出经济衰退。
至于香港,受惠于环球经济回暖,亚洲区内的贸易及生产活动今年亦是非常蓬勃,我们的货物出口近几季录得非常可观的增幅,除了在内地的市场不断扩张外,其实我们输往印度、越南、泰国和印尼等新兴市场的出口都录得强劲增长。可以这样说,去所有的market(市场)都是增长的。
在旅客方面,访客的数字,可以这样说,我们的旅游业已回稳,内部需求亦坚挺。访客数字在过去九个月大概增长了2%,其中尤其以国际旅客的增幅比内地来的增幅还要大一些,因为它的基数比较小。
货物出口的增幅,刚才说过是非常可观,而消费亦表现得很坚挺。所以我们在8月份上调了今年的经济预测是3至4%,较原来的2至3%调高了一个百分点。现时看来超过3.5%已是没有什么悬念。
短期而言,环球经济前景正面,不少国际机构均预测明年增长会持续改善。不过,经过数次金融危机,我相信我们大家都明白到要居安思危,即使不知道「黑天鹅」在哪里,但也要努力估计「灰犀牛」可能藏身之处,万一冲过来时,我们也有所准备。我想也因为这样,所以灼非兄今日给我的题目,就是「香港经济新挑战」。但我亦知道在座很多朋友都是商界的翘楚,我尝试讲几点抛砖引玉,留些时间大家互动一下,到时听听大家的意见,或者就着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我可以尽我能力为大家解答一下。
我自己看法是未来的挑战有几方面,一个就是美国的利率走势和由此所影响的资金流向。加息的步伐,可以这样说,我在华盛顿的时候开完世界银行和IMF的年会,我相约到(美国联储局主席)耶伦见面,与她坐下来谈了大半个小时。当然她没有向我透露什么内幕消息,但可以这样说,由谈话中都比较确切了解到未来美国加息是没有什么悬念,现时坊间大致上都认为12月加息四分之一厘,可以这样说,除此之外,未来在2018年,甚至2019年,这个息口持续向上似乎是无可避免,当然,这要看看幅度和速度是如何。大家都正在留意究竟耶伦会不会继续留任,以及若她退下来时何人会接任,有比较温和少许的,亦有比较鹰派的名字出来,我们在这里不作猜测。但可以这样说,无论是何人上任,加息这个方向是无可避免。
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10月份开始联储局缩表(资产负债表缩表),虽然它初期缩表的幅度会比较小,但早前亦说明了整个缩表的programme,是一个循序渐进式的,一路加大力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留心一下,其实欧洲,我们说到欧洲,欧洲央行今晚开会,亦会商讨他们买债的步伐是否会缩减。加拿大央行已在7月启动加息,英伦银行也指出可能会快将加息。这些主要央行若果先后削减他们的货币刺激措施,其实对于环球资产配置及资金流向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看法是因为港币和美元挂钩,以往的经验来说,亦在这个制度下,事实上,若果它持续加息下去,我们也无可避免地需要增加,当然相差的时间有多久,以及幅度有多大是受制于资金流向的流动影响。过去,美国自从启动加息周期已加息四次,我们的息口稍微变动,然后其实没有跟上,但这种情况迟早都会转变过来,如果我们参考2004至06年的时候,美国的利率上升不久后港息跟上,当时的楼价曾调整过一些,这个亦是我想指出,利率的上升,不单是对供楼人士的供楼负担有影响,而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这个资产价格一方面是物业市场,另一方面,当然是股票市场会否受影响,以及若果万一出现这些情况时的调整幅度有多大,其中地产市场,我们是留意得更为小心,主要原因是除了息口外,未来的供应都是比较多,在6月底时,估计在未来三至四年是98,000个单位,9月底的数字还未公布,我估计到时的数字都差得不太多,相差可能只是一千几百,因为这个在过去几年努力,土地一直推出,地产商买了后就建楼,这些供应会陆陆续续推出。另一方面,就是落成的新楼,未来都是会持续,比起以往都是一个高水平。这方面我们需要留心。
第二点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美国新政府的财政政策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美国提出税改,将其利得税减至20%,亦都有提出甚至是个人的所得税税阶都会有所调整,甚至有提到是否按一个属地征税的税制territorial taxation。没有人知道它能否通过,不过你看看最近就着预算,他们国会达成了协议,比想像中快通过。某一些分析认为其实这样亦表示税改向前踏出一步,成功机会都多,都不小的。虽然那幅度是否好像原本提出那样多是另外一回事,但方向似乎都受广泛的支持。
另外一方面,除了这个以外,就是美国的基建。大家都知道特朗普总统上任的时候都有提及要更新基建,要在这方面投资。如果美国投资基建,加上息口向上,再加上减税,其实是吸引到资金回去,对资金流一定有影响。这个亦会加深了刚才我们提及如果环球出现资金流转向的时候,那个impact影响有多大呢?那个事实上要留意,因为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到现在其实流入亚洲区的资金是很多,是千多亿美金以上。我们金融系统里面、银行系统里面其实现时的资金都是相当充裕。
刚才提及那个保护主义的情绪可以从哪里看到呢?就是除了大家可以在报章看到美国总统不断提及之外,今次在APEC的财长会议很少有地美国代表点名批评中国。在这方面可以这样说,是值得关注的。
在11月份特朗普总统会访华,我们估计贸易这方面,大家持有的不同意见,在到时看看他们开完会出来的公布和结果是怎样。这个对于香港作为这么细小的经济体,我们是要留心的,因为如果那边有什么情况,事实上是会对我们造成影响,这个无可避免。当然在APEC(财长)会议上,我代表香港时,我很清晰地说,我们当然捍卫自由贸易、多边贸易机制,尤其是我们都是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而同时间,以我们一个缺乏天然资源的细小经济体,对我们来说最有利的很自然就是多边自由贸易继续下去。谈及如果中美贸易磨擦是有所升温的时候,其实就不单是两个地方的事,因为今日环球供应链的分工其实去到很小,所以参与其中是不同地方、不同国家,尤其是在亚洲的东盟国家都一定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很值得注意,亦要小心衡量,万一出现一些这样的情况会带来一个什么影响。
第三点想提的是地缘政局的影响及崭新的商业模式。地缘政局,可能不需要我多讲,就是北韩。到美国开会时,每次就算见到不同的人,我去到除了开会,还去了一些智库Heritage Foundation 和Cato Institute,亦见了美国几个不同政府部门的官员,在这些场合基本上都有提到北韩问题,以及在这件事情上中国可以发挥什么角色。那里是一个地缘政治风险。当然另外一方面的地缘政治风险就会是中东方面。而崭新的商业模式我所指是什么呢?我所指就是,大家知道过去十多年,自从互联网和相关创新科技一直向前推进的时候,其实出现一些不同的经营状况,亦可以这样说,在商界的朋友经常这样说,是颠覆性的,对于商业模式有时起了颠覆性的影响。就以银行业为例,将来Fintech对于整个银行业都带来很多机遇,同时间也带来很多挑战。这个也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第四点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均衡和包容性的经济发展。今年7月我去了德国,亦都是作为中国代表团其中一个成员,到了汉堡出席G20领导人峰会,当时大家可能都记得有数以万计的人示威,在电视上大家可能都看到(情况)颇激烈,可以这样说,是反对环球全球化和要求更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当然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促进了经济蓬勃发展,令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人脱贫,亦可以得到上流和改善了生活,但无可否认在过去一段时间,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得到的好处是远远比不上竞争力比较强、资金充沛的先进经济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资讯更流通,对生活有更高的期盼,但又不能得到满足的一些地方的民众,就滋生了不少反对和不满的情绪。因此在国际的层面,推动未来的经济要更好、更广泛、更包容地发展,令每个不同国家都可以受惠,是各国领袖必须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所以无论在G20领导人峰会,或者是APEC财长会议,很多时候提到经济增长时,很多时都会提到「more inclusive growth」,即是说经济增长希望能更多人、更多不同范畴受惠。就算在国家的层面,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国家中,不同的人都可以分享到。
最后未回答大家的问题之前,或者我扼要说说新一届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正如行政长官所讲,今届政府工作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令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有更多不同类型的优质就业机会,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个更改善的上流空间。政府在这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好「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
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我或者给大家一个很近期的例子,就是几天前在政府总部举行了一个税务高峰会,主要的目的是以高峰会作为一个平台,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尤其是商界、专业界朋友提供给我们有关税务的意见,希望我们在政府中都可以有一个更加前瞻、大胆和创新的思维,就税务政策和措施能够有所变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激活某些产业,推动发展,当然同时间亦要满足国际上税务的要求,这亦是我2月份发表《财政预算案》时成立「税务政策组」的目标。
这个「税务政策组」在我2月宣布成立后,4月已经开始启动,过去数月积极跟进行政长官在政纲中所提出的「两级制利得税」和科研开支的加倍扣减。经过过去数月同事的努力,所以我们可以在上任短短100日内,就将细节和大家公布。
事实上,过往香港不管在取消遗产税或葡萄酒税,以至就基金业发展提出的一些税务优惠措施、企业财资中心、飞机租赁业务的税务优惠,这些都是希望可以透过税务上一些政策措施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世界一直在变,为何会这样说?国际社会很关注会否有不同地方利用税务措施作为一个不合适的手段,通俗讲就是「损人利己」,即你推动自己的经济发展但损害别人的利益。在这方面,所谓harmful tax practices(损害性税务措施),国际上在这方面的要求多了很多,也要求多很多透明度、交换税务资料,甚至是条例通过以后,它也会审视这些条例会否对其他地方造成一些不良竞争。所以我们往前走,就算社会上提出税务上我们要做哪一方面的优惠,当我们设计这些措施时,我们也要兼顾这些措施要经得起国际社会那套规则的考验,不然若被人把我们列进「不合作税务地区」,那反而一些反制的措施会伤害到我们,甚至会影响我们在国际上的声誉。
最后一点,就是税务只是一个手段,可以这样说。光靠税务作为一个推动产业发展的手段,很多时候也不足够。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税务措施会有所帮助,但其实也要其他措施方面的配合才可以。就以创科为例,除了让科研开支可以加倍扣税外,其实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我们认为是例如我们要增加研发方面的开支,我们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果我们自己培养,由于时间所限而来不及这么快有这么大量人才的话,怎样可以让我们需要的这方面人才更容易能来到香港与我们一起发展?怎样创造一个合适的生态环境,甚至怎样吸引更多公司落户?以至我们可聚集成为一个cluster,这亦有利我们推动整个发展之外,一直聚集反而可以更加吸引到更多相关的机构来,在这个过程中例如要鼓励一些start-ups,要鼓励初创企业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融资方便一些,这些初创企业很多时在某一方面好有创新意念,但却未必懂做生意,应该怎样帮助它们呢?这几方面政府都一直在做,总括来说我们希望方方面面一起多管齐下去推动一些我们想推动的产业,同时间一些传统的优势产业亦不可以坐着食老本,例如我们的金融业。金融业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我们努力提升,这方面政府都同时间做工作,我们成立了一个金融领导委员会Financial Leaders Forum,在那里把与金融有关的监管者,即证监(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保监(保险业监管局)、MPFA(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及联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再加上我们在社会上这方面的一些能人,查太(查史美伦)、Joseph(任志刚)、Bernard(陈智思)、周松岗、我们聚在一起一方面在监管方面,大家坐在一起希望不会有一些事项没有人处理,就透过在那里可以协调统筹这些事项,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就是除了监管的同时,怎样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各位,我就先说到这里,很多谢大家,听听大家有什么其他意见。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月26日在灼见名家周年论坛午餐会致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