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内容。
字型大小
预设字体大小 较大的字体 最大的字体 订阅RSS 进阶搜寻 网页指南 流动/无障碍浏览 English 繁体 简体

防洪工程 防患未然

2017年07月23日
暴雨破坏

暴雨破坏:  黄伟纶(左一)早前到大埔汀角村和大美督村,视察暴雨后的损毁情况。

none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

7月18日早上,大埔区录得70至80毫米(即已达到黑色暴雨警告)雨量,导致汀角村及大美督村出现严重水浸。事发后,多个部门即时为受影响村民提供适切协助和支援。我日前(7月21日)亦到过该两条村视察情况,聆听村民的诉求,解释部门的工作,以释除他们的疑虑。渠务署、屋宇署、水务署和大埔民政事务处连日来全力于村内进行善后工作,为受损的河段进行紧急维修,以及移走由上游冲下的沙石杂物,以尽快回复河道的排洪能力。

 

就汀角村一间地基被洪水损毁的村屋,我知悉渠务署与屋宇署一直紧密合作,工人已迅速进行紧急的平台地基巩固工程,预料很快会完成。完工后,屋宇署会再次视察该村屋的结构安全。我已向屋主解释情况,希望他可以放心。

 

由于香港已踏入雨季,我们不会低估暴雨带来的破坏性,我已敦促各相关部门加紧注意,做好防洪工作,并与区议员和居民保持沟通,确保将公众安全放于首位,防患未然。

 

完成检讨 建议方案


除了全速解决当前村民的问题外,渠务署即将完成「大埔雨水排放整体计划检讨研究」,就大埔区内现有约170公里排水系统的排水表现作出评估及分析,并制定实际可行的改善方案,以应对未来发展需要及气候变化的威胁。

 

举例说,流经汀角村的山寮河为天然河道,检讨研究显示其排洪能力并不足够,部分河段未能应付特大暴雨。由于山寮河两旁多为私人土地,原址扩阔河道并不太可行。渠务署初步拟议以截流方法,在上游将部分河水改道分流,从而减轻山寮河下游的负荷,减低汀角村的水浸风险。署方现正构思两条截流方案的走线:一是沿山寮路兴建大型地底排水渠,二是在上游建造雨水排放隧道将洪水分流出海。然而,这两条走线都可能会涉及收回部分私人土地,施工期间亦会对村民带来不便,我希望日后渠务署推展工程时,各持份者可以多给予意见、支持和包容。至于大美督村,检讨研究建议在村内一段明渠上加建防洪墙,并挖深其上游的一段天然河道,以提升其排洪能力。

 

渠务署会尽快推展汀角村及大美督村改善方案的规划设计,预期可于2018年为工程立项。署方稍后会谘询大埔区议会、村代表和村民的意见,希望尽快落实可行及各方同意的改善方案。此外,渠务署会继续密切监察汀角村和大美督村的排水情况,并在黄色或以上暴雨警告发出后各派驻一队专责人员,适时采取紧急水浸纾缓措施。

 

防洪工程 改善水浸

 

其实政府一直致力防洪工作,渠务署在过去20多年完成了约90项主要防洪工程。

 

在新界区,我们完成了总长度超过100公里的河道治理工程,包括锦田河、山贝河、深圳河、梧桐河、双鱼河;也启用了27个乡村防洪计划。随着这些工程完成后,新界区的水浸情况已明显改善。

 

市区方面,我们的主要防洪工程包括四条位于港岛西、荔枝角、荃湾及启德的雨水排放隧道和3个位于大坑东、上环和跑马地的地下蓄洪计划。自这些工程启用后,上环、港岛北部、旺角、长沙湾、荔枝角、葵涌、荃湾、湾仔和跑马地一带的整体防洪水平大幅提升,过去数年都没有出现严重水浸。

 

水浸黑点 逐步剔除

 

随着多个主要防洪工程计划相继完成,水浸黑点的数目亦已显著减少。过去廿多年,渠务署合共消除了124个水浸黑点。现时余下7个水浸黑点,当中三个水浸黑点的改善工程已完成及启用,现正进行监察以确定成效,并将于适当时候予以剔除;其余4个黑点的改善工程正在规划及设计中。渠务署会加强日常的巡查工作和定期清理,亦会在暴雨或恶劣天气期间启动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倘若在这些黑点出现水浸,便会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在适当地点堆放沙包、清理渠口等,以纾缓水浸情况。

 

另外,渠务署现正规划、设计及建造约126亿元的主要防洪工程,以进一步提升香港的防洪水平,当中包括正在施工阶段的启德河改善工程及深圳河治理第四期工程。展望未来,渠务署会继续检视各区的雨水排放系统,从而配合未来发展需要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定期检查 清理淤塞 维修保养

 

至于平日的工作,渠务署每年都会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透过定期检查辖下的排水系统,适时进行维修及保养工作,以保持系统正常运作。预防性维修三管齐下,包括定期检查、清理淤塞及维修保养。

 

现时渠务署会定期检查全港排水系统,包括以闭路电视进行勘测。部门同事大约会每一至三年检查沙井、渠道进出水口、明渠、河道及水道,以及约每五至十年勘测地下管道的功能和结构状况,以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作。在2016/17年,渠务署便检查了超过2,000公里的排水系统(包括明渠、河道及地下管道),以及约60,000个沙井,亦完成了约300公里渠道的闭路电视勘测。在清淤工作方面,渠务署会定期派人清洗渠道、清除或修剪河道内阻碍水流的植物及清理淤积物等;署方在雨季前亦会特别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2016/17年,渠务署清洗了超过700公里的渠道,以及完成了约8公里的管道修复工程。若在检查期间发现排水系统有任何损坏或渗漏,署方会尽快进行维修保养、复修或更换工作。

 

最后,我十分感谢大埔区议会主席张学明先生、副主席黄碧娇女士、区议会环境、房屋及工程委员会主席陈笑权先生、当区区议员刘志成博士、村长、渠务署署长唐嘉鸿先生、水务署助理署长(新界)陈仲勤先生、大埔民政事务专员吕少珠女士等日前陪同落区视察。我和各部门同事会「急市民所急」,希望透过共同协作、紧密沟通,妥善安排善后工作,并推展各项改善工程,让市民住得安心和放心。

 

短片


(以上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7月23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