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
每早当我离开家门去上班,第一件事是乘搭电梯,落到楼下首先会跟大堂的管理及保安人员说声「早」,有时碰见负责清洁的工友亦会问句好。回到政府总部,首先遇见的是各位负责保安和大厦管理的人员,我们通常会亲切地互相打招呼,我然后乘电梯回到办公室,展开一天繁忙的日程。
试想出现电梯故障、大堂及走廊坏电灯、甚至家中水电煤设施出问题的时候,大家通常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管理处求助。这些生活小节相信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别。但这些日常服务井然有序的发生,除了归功这些前线人员,背后其实涉及不少协调、督导和策划物业管理的学问。即使是在旧式楼宇工作,昔日人称「看更」的管理员,要管的事情也不少,更遑论大型屋苑、工商楼宇、停车场以至商场的物业管理工作,就更加专业。
物业管理行业蓬勃发展,当中的工作亦越来越多元化、专门化和专业化。除了上述清洁、保安、设施日常维修,还有园艺、环保、会所管理、建筑物维修保养等等,更涉及财务及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应用、调解及人际关系技巧等,从业员实在需要软硬技巧兼备。
根据早前有顾问研究估计,目前香港有800多间物业管理公司,其中300间为较大型公司,500间为中小型公司。而根据统计处资料,现时从事地产保养管理服务业的雇员人数约73,000人,占香港总就业人数(约351万(不包括外籍家庭佣工))的2%。但如果计及相关的保安及清洁服务,雇员人数超过220,000人,占总就业人数约6%。
由于物业管理公司及物业管理从业员的角色日形重要,由民政事务局提出的《物业管理服务条例草案》已于今年5月获立法会通过,为物业管理(物管)行业引入强制发牌制度,以提高物管公司及从业员的专业水平,并向公众推广妥善管理物业的观念。条例订明除提供单一服务的公司外(例如只提供清洁或保安服务的公司),所有提供物管服务的公司及担任督导或管理职务的从业员,均须领取牌照。物管从业员的牌照分为第一级别的「注册专业物业经理」以及第二级别的「持牌物业管理主任」,前者须符合较高的资历要求。(至于没有担任督导或管理职务的前线人员,例如大厦管理员、清洁员及普通文员等,则无须领取物业管理人牌照。)由此可见,投身物业管理的年轻人,是走向专业和有晋升阶梯的。
我早前出席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的26周年庆典时得悉,该会估计现时业内的经理及主任级从业员共有约11,000人,若按照政府《长远房屋策略》的建屋数字(即未来10年单是住宅供应会增加460,000个单位),预计物管行业未来10 年需新增2,000个物业管理主任或经理级职位,这还未计其他新增的工商贸物业。该会会长向我表示,物管行业发展潜力大,鼓励年轻人加入。
与此同时,前线人员例如保安员的需求亦十分殷切。因应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的建议,行政长官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将「乙类保安人员许可证」(俗称「B牌」)的年龄上限由65岁放宽至70岁。有关政策一方面可配合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向,释放劳动力,另一方面亦可纾缓业界人手紧绌的情况。
自相关发牌准则修订获立法会通过并于去年12月18日生效以来,已有超过9,900名介乎60至69岁的人士成功申请或续领其「乙类保安人员许可证」,当中包括约600名新领牌照的人士,以及在新政策生效后年满65岁而再续领「乙类保安人员许可证」的人士。此外,现时持有有效许可证的约300,000名保安人员当中,有约40,000名年龄介乎60至64岁的「乙类保安人员许可证」持有人,他们在未来5年可按个人意愿及在通过体格检查后申请续牌,在年满65岁后,继续担任乙类保安工作。
物业管理可说是「安居乐业」的重要一环,亦是物业的增值服务,参与物业管理每一个环节的从业员,由上到下,每天默默地为住户及客户打点,实在值得大家欣赏。
(以上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11月13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