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内容。
字型大小
预设字体大小 较大的字体 最大的字体 订阅RSS 进阶搜寻 网页指南 流动/无障碍浏览 English 繁体 简体

曾俊华网志:近水楼台

2016年05月22日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阿联酋经济部长Sultan Saeed Al Mansoori 率领代表团来港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曾俊华当天与代表团会面,讨论在一带一路下推进两地经贸合作。

none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

人大委员长张德江上周来港,出席了特区政府主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他在论坛的开幕礼致辞,很全面地介绍了「一带一路」策略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正如我过去多次指出,「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对于香港特别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庞大的发展潜力。香港的传统优势产业(商贸物流、专业服务、金融、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它们若能够投入「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的发展,必定有能力分一杯羹,本地的劳动市场,亦能有更多不同种类而且具高增值的就业机会。为了尽早让港商了解并进入这些市场,我会在今年9月率领商贸团前往哈萨克斯坦访问,期望以当地作为开拓中亚市场的第一个据点,让港商和我们的专业界别,于中亚地区寻找投资或参与发展的机会。

 

我不时听到一种论调,就是香港目前的经济发展「太过倚赖内地」,认为我们与国家维持高度的经济融合,对香港经济发展是一件坏事,我认为这一论调是忽略了香港发展的历史现实和当前的环球经济情况。

 

事实上,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第一大制造国和第一大贸易国,经济增长近年即使有所放缓,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5%。除了香港,世界上许多先进经济体,例如美国和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都是中国。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连系也是极为密切。香港继续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正是不断壮大自身经济实力的最佳方法,建立起更大的市场,持续将饼造大。

 

过去三十多年间,香港成功把握国家经济改革开放的契机,各项专业服务迅速发展,让我们发展成国际的商贸、金融和航运中心。另一方面,香港一直是内地最大的直接投资者,这几乎体现在国内大部分省市之中。

 

以出口贸易为例,中国出口在1978至2015年间增长近230倍。中国经香港转口至世界各地的出口货值的比例,虽然由1993年高峰的67%下降至2015年的12%,但由于内地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本港整体出口的规模其实一直在扩张,以港币计算,出口总值自1978年以来增长了66倍,过去十年亦维持在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2-3%。至于内地企业不断发展所衍生出的投资融资需要,更大大推动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过去透过国家经济的高速起飞,发挥特别角色之余,也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引用张委员长的说法,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展望未来,国家经济升级转型和「一带一路」策略的实践,都会为香港带来崭新的机遇,我们若能够灵活配合,利用好我们的独特优势,定能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动力。

 

张委员长在致辞中特别提到香港的发展优势,清楚表明香港在「一带一路」策略的定位,当中我特别留意到三点。第一是中央会支持香港利用我们的优良法治传统,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为「一带一路」提供法律和仲裁服务。第二是利用我们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定位,为「一带一路」的项目担任融资平台,同时透过多样化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三是我们的人文优势。香港位处广东,长久以来,粤语文化令我们跟华南、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的华侨保持紧密联系。香港的文化实力,无论是流行音乐或者影视文化,一直具有很大影响力,而我们融会中西的多元文化,是香港的本土特色之余也是我们的重要资产,让我们可以透过文化、教育、娱乐和宗教网络,维持香港的国际地位,甚至协助拓展「一带一路」的文化经贸网络。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也许可以总结,香港要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继续扮演独特角色,把握当中带来的发展机遇,保持香港的优良传统和原有特色,实在是非常重要。回望过去,香港能够维持行之有效的制度,保护我们的传统优势,实在有赖贯彻实行「一国两制」。它是我们保留优势和特色的唯一途径,也是香港的核心实力所在,若我们轻言丢弃,则香港的未来发展,必然会失去最稳固的依靠。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5月22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