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
主席:
在2015年,我们会继续推动香港作为国际航运和航空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港口发展
首先,在港口未来发展方面,运输及房屋局(运房局)去年12月公布了《青衣西南部十号货柜码头初步可行性》和《香港港口发展策略2030》两项顾问研究报告。总的来说,十号货柜码头尽管技术上可行,但因投资庞大,以预期货运量而言,难以合乎经济和成本效益。
不过顾问专家认为,只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改善措施提升现时货柜码头的处理能力,则可以应付直至2030年预测每年1.5%增幅的货运需求。
我们明白货柜码头目前急需更多土地和趸船泊位作为纾缓措施。同时,要应付每年超过2,200万标准箱的货运吞吐量,也要善用码头附近土地,为码头提供更多货柜存放空间,纾缓港口挤塞。
运房局已在去年开始检讨葵青货柜码头一带的短期租约用地,以期整合码头后勤用地,更好地支援码头处理货运的能力,提升整体运作效率,以保持香港港口作为国际中转货运枢纽的竞争力。稍后我们会公布具体改善建议和谘询业界,以制订可行措施。
航运服务业
要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未来应迈向高增值航运服务业发展,例如船舶注册、船舶管理、船舶融资、海事保险、法律及仲裁等,以强化航运中心的立体实力。我们会继续推动人才培训和对外宣传推广,以为业界开拓更多商机,吸引更多海外企业到香港营运,及内地航运企业以香港为「走出去」的跳板,凝聚更大的航运群组效应。
就去年宣布推动成立新航运组织方面,现时已委托顾问就新组织的运作模式、具体功能、架构组成等细节安排进行研究,以确定在运作上和财政上的可行性。预计今年上半年会完成初步方案。
此外,政府于去年4月成立「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透过多项奖学金和资助计划,吸引新血入行,并提升在职专业水平,为香港建立航运和航空业界的人才库。民航处亦已委托顾问进行成立民航训练学院的可行性研究。
物流发展
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内表示,会在将来洪水桥新发展区预留约60公顷土地作物流业及其他相关发展。至于在屯门西预留约十公顷的物流用地,有关的交通影响评估快将完成,预计在一两个月内谘询区议会,以及向城规会申请规划许可。如一切顺利,最快可于今年内推出部分用地。
我们会继续在其他新发展区物色合适的物流用地,而香港物流发展局亦会继续与业界共同推动人才培训和物流服务电子化的工作,以提升业界的竞争力。
航空发展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和客运机场之一,亦是香港经济的重要动力。去年,无论在客运量、货运量,以及航机升降量方面,皆创出新高,为香港的经贸和旅游发展,带来重大裨益。
来年,机场管理局(机管局)会继续致力提升机场的设施和容量,以应付持续上升的航空交通需求。预计在今年完成机场中场范围第一期发展计划,包括兴建一座客运廊,及提供20个飞机停泊位,加上西停机坪增建停机位,飞机停泊位数目预计会增至约180个。
民航处亦在积极推展更换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的工作。我明白立法会政府帐目委员会非常关注新空管系统启用日期的延误,我已督促民航处处长在确保系统运作畅顺、安全及稳定的基础上,抓紧工作进度,与系统供应商尽快解决系统尚需处理的事项。民航处现已开始安排空管人员进行新系统的运作培训,预计新空管中心于明年上半年启用。
机场三跑道系统的规划工作,目前进度良好。随着机管局于去年11月顺利完成法定的环境影响评估程序,余下的规划工作,包括工程的设计细节及财务安排研究亦已经完成。政府于上月收到机管局就三跑道项目提交的建议,现正作详细考虑。机管局预计在三跑道系统下,香港国际机场至2030年的客运及货运处理量,可由去年的约6,300万人次及440万公吨,大幅增加至约1亿人次及890万公吨。
近期有关注三跑道系统会否构成珠三角空域过分挤迫而令其实际可行性成疑。主席,我想藉此机会说明一下。
国家民航局、香港民航处和澳门民航局三方于2007年制订《珠江三角洲地区空中交通管理规划与实施方案》(《方案》),同意推展一系列短、中及长期措施,以优化珠三角空域结构和航空交通管理。《方案》的制订,就是鉴于珠三角空域交通日趋繁忙,而区域内主要机场(包括香港、广州、深圳)均在持续增长及扩建,因此必须作出协调,力求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程序」,使能安全善用空域、达致互利共赢局面。2007年《方案》制定时,是以《国际民航组织》的安全标准为基础,已假设了香港及深圳机场各按三条跑道规划,不应产生冲突。
现时,部分优化措施经已落实。我们正与内地空管部门紧密联系,尽早召开三方会议,商讨加快落实其他优化措施的安排及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主席,航空及航运的进一步发展,对增强香港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至为重要。政府会继续协同业界,合力推动各项发展计划。
(以上为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2月2日在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会议就2015年施政报告有关航空及航运方面的政策措施的开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