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预设字体大小 较大的字体 最大的字体 订阅RSS 进阶搜寻 网页指南 流动/无障碍浏览 English 繁体 简体
Facebook Twitter Sina Google Plus
琴音袅袅

琴音袅袅:  蔡昌寿年轻时被古琴的音色深深吸引,一直醉心钻研造琴技艺,他收的徒弟必须懂弹琴。

口传心授

口传心授:  二十年来,蔡昌寿已传授斲琴心得予逾三十名学生。

一代宗师

一代宗师:  蔡昌寿开设研究班和斲琴学会,培养人才,发扬斲琴文化。

圆师遗愿

圆师遗愿:  为圆恩师徐文镜的遗愿,蔡昌寿于80年代重造《镜斋十二琴铭》的12张琴,由饶宗颐教授题写铭文。

亲身感受

亲身感受:  文化博物馆馆长邹兴华希望观众透过展览,了解每张古琴背后的故事,观众可在场内试弹古琴。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名为《秋水》的古琴制于明代,藏者吴英卉表示,曾有琴友弹奏此琴时彷佛嗅到丝丝幽香而立志学琴。

精挑细斲

精挑细斲:  造古琴有「寻、斲、挖、镶、合、灰、磨、漆、弦」九个步骤,需时至少一年。

香江琴缘∶古琴的承传

2014年01月05日

「琴、棋、书、画」以琴为四艺之首。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历史超过三千年。高山流水觅知音,古代文人都爱琴。琴家造琴弹奏,将传统手艺和表演艺术二合为一。

 

古琴有别于其他乐器,音色较爲深沉。但乐器厂少东蔡昌寿却偏受琴音吸引,60多年前一听难忘,从此对古琴深爱不渝。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古琴声很舒服。我什么乐器都造,包括古筝、琵琶,但我偏爱古琴。」蔡昌寿来自乐器世家,祖父蔡春福清末在广州成立「蔡福记」乐器厂,制造古筝、二胡及西洋乐器等,其后父亲把生意迁来香港。蔡昌寿钟爱古琴,更随古琴家徐文镜钻研造琴技艺,浸淫其中,转眼60多年。

 

古人称造琴为「斲」琴。「斲」音琢,是「劈、削」的意思。制作一张良琴,要经过「寻、斲、挖、镶、合、灰、磨、漆、弦」九个步骤,可谓集木艺、漆艺、书法、音乐于一身,至少需时一年。

 

一如中国其他传统工艺,斲琴艺术也是「口传心授」,在历代琴人、斲琴人之间流传。蔡昌寿的师傅徐文镜在50年代创作《镜斋十二琴铭》,以12首诗配对12张古琴。可惜徐文镜眼疾恶化,最后只能亲斲七张。到了80年代,蔡昌寿决定重造这12张琴,更邀得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写铭文,完成了恩师的遗愿。

 

文人相交 重义轻财

 

蔡师傅与饶教授素有交情。文人相交,重义轻财。饶教授曾托蔡师傅修理古琴,事后以《斲琴图》相赠,表达谢意。而蔡师傅亦亲斲「万壑松」一琴,并刻上《斲琴图》的题字,作为铭文。

 

琴缘一生 光耀艺海

 

50至60年代,内地古琴艺术一蹶不振,蔡师傅在香港仍坚持修斲古琴。1992年,他罹患食道癌,幸得琴友谢俊仁医生治愈。及后蔡师傅无法亲手造琴,在谢医生鼓励下开设「斲琴研究班」,多年后成立「蔡昌寿斲琴学会」,致力培养斲琴人才。过去20年,蔡师傅已将斲琴技术传授30多名学生。

 

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踏入第十个年头,香港文化博物馆特与「蔡昌寿斲琴学会」合作筹办「香江琴缘」展览,介绍古琴艺术如何在香港薪火相传,市民亦可从《镜斋十二琴铭》和《斲琴图》,细味徐、蔡、饶三位大师的艺海因缘。

 

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邹兴华希望展览有助市民了解古琴艺术,明白每张古琴背后均有一段故事。他说:「我觉得整个展览的重点在于一个『缘』字,一代一代的琴人、琴家和斲琴师傅之间的关系。每张琴灌注了浓厚感情,细阅蔡师傅徒弟们的造琴心得,便知道老师如何用心教导他们,如何把心血灌注琴上。」

 

展览亦展出蔡昌寿师徒的作品,罗列古琴的结构、弹奏特色,并介绍造琴技艺的承传现况。现场更重设蔡师傅的斲琴工作室,透过实物介绍制造古琴的主要工序和技巧,让市民在清音背后,感受斲琴人的灵心巧手。

 

欲知展览详情,请浏览文化博物馆网页



文化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