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预设字体大小 较大的字体 最大的字体 订阅RSS 进阶搜寻 网页指南 流动/无障碍浏览 English 繁体 简体
Facebook Myspace Twitter Xanga
增加供应

增加供应: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中)表示,古洞北和粉嶺北新发展区的开发,过程中会增加发展密度和增加住宅供应。

古洞北粉嶺北建六万单位

2013年07月04日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公布,调整新界东北新发展区规划,包括率先推展古洞北和粉嶺北新发展区的开发,合共提供约60,700个住宅单位,其中公营房屋比例由49%上调至60%。由于坪輋/打鼓嶺缺乏集体运输系统和其他基建配套,政府将重新规划坪輋/打鼓嶺,并再谘询公众。
 
   陈茂波今天(7月4日)在记者会上公布「新界东北新发展区规划及工程研究」的结果时表示,考虑到第三阶段公众参与收集的意见,规划方面的调整包括率先推展古洞北和粉嶺北新发展区的开发,作为粉嶺/上水新市镇的扩展部分,推展过程中会增加发展密度和增加住宅供应,上调资助房屋比例,并在发展区中的私人住宅用地,会考虑当时市场情况,尽可能实施「港人港地」措施。
 
   他表示,会尽量增加古洞北及粉嶺北的发展密度,两个新发展区的住宅单位供应由约47,300个增至60,700个,增约28%,可居住人口增至174,900人,增幅约31%。
 


公营房屋比例占六成
 
   两个新发展区的土地面积共614公顷,最高地积比率由原先建议的二至五倍,分别放宽到古洞北的3.5至六倍,和粉岭北的二至六倍。陈茂波说,相信新界东北新发展区古洞粉岭这两个部分日后发展完成后,可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生活环境。
 
   陈茂波说,在公私营房屋比例方面,古洞北及粉嶺北的公营房屋比例由49%上调至60%,在资助房屋占的土地用地方面,由原本的31%提升至47%,即公私营房屋比例大概为60%与40%,用地方面大概各占一半,单位预计于2022至23年起陆续落成。
 
   当局会视乎当时的市场情况和相关考虑因素,在古洞北及粉嶺北出售私人住宅用地时实施「港人港地」措施,即限制有关用地上兴建的房屋,只可出售或转让予香港永久性居民。
 
重新规划坪輋打鼓嶺
 
   由于坪輋/打鼓嶺缺乏集体运输系统和其他基建配套,原先只规划作特殊工业和较低密度的住宅发展。因应2013年《施政报告》提出检视新界北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包括新铁路基建所带来的机遇,政府将重新规划坪輋/打鼓嶺,并再谘询公众。
 
   政府决定采取加强版的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推行两个新市镇扩展部分的发展计划,因应规划用途征用私人土地进行发展。古洞北和粉岭北两个新市镇扩展部分的可发展土地中约一半,即162公顷为私人拥有,用作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及公共设施和资助房屋的发展用地约257公顷,其中私人土地约占114公顷将由政府全面征用。
 
   陈茂波指出,过往新市镇发展容许私人土地业权人以契约修订形式发展个别私人项目,政府将订立更严谨的要求处理有条件契约修订申请,包括原址换地,以确保符合新发展区规划及发展时间表。当中包括规定只有规划作私人发展的土地方可提出申请,而有关申请必须符合特定准则和条件以确保规划完整,包括拟议用地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及统一业权,并且有完成时限确保能适时供应房屋和其他设施,和业权人须公平对待租户/占用人,包括须提供与政府补偿安排相若的现金补偿。
 
   政府会向持牌或已登记住用构筑物的合资格住户发放最高60万元特设现金津贴,有关方案须取得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政府亦会推出特殊农地复耕计划,协助受影响的真正务农人士复耕。
 
   第三阶段公众参与报告及新发展区计划的最新资料摘要已上载研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