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在其网上专栏表示,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意念震撼人心,并非单纯的放大动画版。这幅上海世博的「镇馆之宝」将挟誉来港,让市民有机会更深入了解北宋盛时,冠盖全球的中国文明。
曾德成今天(10月31日)」以「智慧长河,香江掀浪」为题在其网上专栏「局长随笔」撰文,表示《清明上河图》蕴藏很多中国古老文明故事,不少人在观看之前,会以为不过是把《清明上河图》放大,而动态也毕竟是动画而已,看过后却莫不被这个创新的展出震慑。
由于这幅巨型画卷把原作面积放大700多倍,很多模糊了的细节,要经宋史以至各方面的专家仔细研究及认可后,再加工整理。电子动态版有很大的创作成分,单是图中人物,已由原图的814个增至1068个,所有人物穿戴的服饰及行为均有根有据,呈现出开封府的繁华热闹,还有当时世界的最发达文明。
根据薛凤旋教授的《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引述了Carrington Goodrich一个观点:「北宋盛时的中国文明冠盖全球。」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及最文明的城市化的国度,按当时繁闹的开封汴河大街实景绘成的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经济带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慑人的气息通过动态的巨大画面扑面而来。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至北宋时在建筑、文化、交通、商贸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中华文明在当时的结晶。展览期间将举办一系列公开讲座,让市民能对此有更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