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候鸟南下过冬的季节。香港湿地公园一向甚受候鸟欢迎,不少雀鸟以此为暂时栖息地,部分更在此「成家立室」。湿地公园今年举办观鸟节,以「雀鸟安乐窝」为主题,介绍公园的栖息环境和雀鸟的生活点滴。
雀鸟孵蛋和哺育雏鸟,都爱在大自然就地取材,建造鸟巢。野鸟是天生的建筑师,且极富创意,可以在树冠、芦苇丛、泥滩、树洞、屋檐或电箱上建安乐窝,懂得利用有限资源创造舒适的家。
试建鸟巢
香港湿地公园保护区经理郑诺铭说,湿地公园园内展馆,会展出不同雀鸟的鸟巢,让市民近距离参观雀鸟「示范单位」,甚至尝试亲手建造鸟巢。「巿民可以藉此了解雀鸟精湛的建筑技术,它们运用的材料种类繁多,靠近人类活动的雀鸟,会用较多羽毛、毛发和尼龙绳等筑巢。各类雀鸟的巢大小不一,用料也各异。」
郑诺铭说,渔农自然护理署的人员也会帮它们一把,用木箱建造人工鸟巢,让它们在巢箱内传宗接代,入住率高达五成。「某些品种的猫头鹰,如领角鴞和斑头鸺鶹喜欢在树洞繁殖,湿地公园的树木树龄较轻,没有大型树洞让它们栖息和繁殖,所以我们模拟树洞的环境,雀鸟可以在这里繁殖。」
版画迁飞
香港位于全球最大的候鸟迁飞区,即「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内,每年途经的候鸟数以万计。湿地公园在观鸟节期间独家展出20位艺术家的雀鸟版画,他们来自「迁飞区」九个国家,各具独特风格。
希望了解更多鸟类生态调查的巿民,可参加「湿地水鸟普查体验」,学习收集生态数据。完成训练后,可与湿地公园的专业水鸟普查员一起参与「2015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
黑脸琵鹭是湿地公园的吉祥物,据郑诺铭介绍,它们休息和睡觉的时候,会把嘴巴转向后,放在背上,以羽毛保暖,也会单脚站立睡觉,形态有趣。
另一种只在冬天出现的过客—琵嘴鸭—形态更特别,觅食时会一头栽进水里找寻藻类植物,只有臀部翘起,浮在水面。
观鸟节即日起至明年3月30日举行,其间园方会举办连串活动,包括观鸟导览团、「雀鸟之家」定向游戏、公众讲座、自然艺术工作坊和望远镜制作班等,大家怎可错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