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预设字体大小 较大的字体 最大的字体 订阅RSS 进阶搜寻 网页指南 流动/无障碍浏览 English 繁体 简体

港铁

港铁除了营运铁路,也从事多元业务,包括发展住宅及商业项目及国际顾问服务。

香港电台

香港电台是香港唯一的公营广播机构,旨在不偏不倚报道本地及国际大事与议题,并制作多媒体节目。

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负责执行《基本法》、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和财政预算案、公布法律、决定政府政策,并发布行政命令。

曾荫权:房屋政策不宜激烈

2010年10月16日

     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房屋政策由于利益多元,故政策措施不宜激烈,以免造成楼市大幅波动,损害市民利益。他说,政府首要是维持弹性的政策环境,因时制宜;亦要有多元化的政策工具配合,落实目标。

 

     曾荫权今天(10月16日)在香港电台发表的《香港家书》中表示,《施政报告》发表后,大众对政府推出的房屋政策很关心,住屋是近年市民重视的民生议题,因此,对《施政报告》应对房屋问题方法,市民有不同的期望。

 

     他指出,面对楼价急升,政府的对策不是要打击楼市,但要防止楼市泡沫化,并要楼市稳定健康发展。过去数年,土地供应较少,造成一手住宅供应不足。

 

确保土地供应稳定

 

     他认为,这个问题须从根本去解决,所以定出累积土地储备的目标,确保市场有稳定和足够的土地供应。

 

     在需求方面,受到外围大环境影响,现时息口极低,游资泛滥,加上预期通胀,造成炒风炽热,影响楼价。但热钱来得快,走亦都快,土地及房屋政策,不能有效对付这个问题,远水救不了近火。

 

     他强调,政府不会坐视不理,并已采取收紧按揭、限制摸货等方法应对;有需要时,仍可采取进一步打击楼宇炒卖的措施,防止楼市泡沫化。

 

资金出路须多元化

 

     当局也要令资金有多元化的出路,不能只流入楼市炒卖,所以他一直全力争取香港做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心,发行人民币债券,也加强香港作为区内上市融资中心的角色,使资金有更多出路选择。

 

     他吁请市民放心,即使发展商只兴建和出售豪宅,当局会通过拍卖指定发展中小型住宅土地,港铁及市建局会兴建更多中小型单位;私人单位豪宅化也会因为限制「发水楼」而减少。

 

     他重申,「置安心资助房屋计划」是优化版的居屋计划,目的是帮助夹心阶层储首期「上车」;若试行成功,将来可增加单位供应。

 

负资产仍记忆犹新

 

     至于将来置业时楼价问题,他认为只要有充足土地供应,楼市未来会平稳发展,届时毋须担心楼价急升。

 

     前数年负资产问题引发的社会怨气,他与不少市民一样,记忆犹新。他说政府首要是维持弹性的政策环境,因时制宜;亦要有多元化的政策工具配合,落实目标。

 

     卖地方面,当局的弹性是既有勾地表,亦可针对市场主动推出中小型住宅地拍卖;在资助置业方面,先租后买,夹心阶层可以「睇定」才入市,不怕上错车。

 

     至于私人一手楼方面,供应要多元化,不能只卖豪宅,市场上要有中小型上车盘供应;公屋方面,是关系着基层市民的住屋需要,政府目标明确,3年上楼的承诺不会改变。

 

改善环境促进流动

 

     他说,明白香港人对置业的需要,当中既有居住成份,亦有投资的成份。有了安乐窝之后,亦希望有机会资产增值,逐步「升呢」,改善居住环境,向上流动。

 

     在房屋问题上,市民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已置业人士当然不想楼市大跌,资产贬值;未置业人士则想政府压抑楼价;夹心阶层想政府推更多资助单位;轮候公屋的就希望更多土地用于兴建公屋,确保3年上楼。

 

     因此,政府更不宜用激烈的政策措施;由于利益多元,推出政策时更要小心,以免造成楼市大幅波动,损害市民利益。

 

     他最后指出,要做好房屋政策,平衡多元利益与买楼一样是难,并呼吁市民与政府一起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