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检讨: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强调,从宏观和高层次的方式检讨公共广播服务,不会针对香港电台。 |
工商及科技局今天宣布,成立独立委员会,检讨公共广播服务,约9个月后提交报告。该局根据报告的建议,制订适合香港的公共广播服务发展蓝图,并在谘询公众后,循序渐进落实计划。
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主席由黄应士担任,成员包括陈景祥、冯美基、梁天伟、包云龙、徐林倩丽及胡恩威。
委员会须就香港提供公共广播服务的合适安排,以及短期、中期及长期的实施计划,提出建议。
公共广播政策不清晰
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今天在记者会上表示,香港目前未有清晰的公共广播服务政策。
他表示,委员会将探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香港广播市场中提供公共广播服务的理据,以及其角色和目的。
委员会并探讨公共广播服务如何在坚守不偏不倚的编辑方针、制订节目政策和维持良好管治等方面向公众负责,并厘订让行政机关评估公共广播服务效能的措施,以及让公众参与评估过程的安排。
现在传送公共广播服务的安排,既由香港电台提供,也由私营的电视台和电台按照牌照条件提供。
让广播事业健康发展
曾俊华说:「在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下,公共广播服务除了以服务公众为依归,还需避免与商营广播机构争取市场和避免扭曲市场运作。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凸显公共广播服务独特而鲜明的公共服务角色,和如何使它们的节目方针符合高质素、原创、创新和以公众需要为本的标准。」
曾俊华表示,在香港,公共广播服务经常被政治化、口号化,而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专业的探讨。
故此,曾俊华认为,有需要作出适当的分析和探讨,建立清晰的公共广播服务政策纲要,定出日后的发展路向和具体方案,使香港的广播事业可以健康发展。
主要工作寻恰当定位
曾俊华说:「我们期望这个独立的委员会,以专业、中立和务实的态度,在大约9个月的时间完成检讨,向政府提交报告。
「政府将就报告的建议,制订适合香港情况的公共广播服务发展蓝图,并在谘询公众之后,循序渐进地落实这个计划。」
他强调,有关检讨是从宏观和高层次的方式去进行,不会针对香港电台,或港台的任何节目。
委员会主席黄应士表示,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就香港的公共广播服务恰当的定位提出建议,让公共广播服务能在有限的资源内,为社会大众提供最优质、最合适的节目安排。
黄应士说,委员会将就公共广播服务提供者的架构、所需资源、管治、管理、节目安排、监察和问责等方面提出建议。纵使香港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广播科技日新月异,但仍希望能提出满足短、中、长期公共广播服务需求的建议。
香港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的成员,包括:黄应士(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公开大学校董会成员)、陈景祥(《信报》总编辑)、冯美基(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成员)、梁天伟(香港树仁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系主任)、包云龙(《成报》社长)、徐林倩丽(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以及胡恩威(「进念20面体」创作总监)。
港台将充分参与检讨
香港电台表示,欢迎政府检讨香港公共广播服务,也会充分参与检讨过程,以及成立专责小组,适时向委员会提交建议书。
港台认为,检讨应持开放态度、具透明度,广泛吸纳各界意见,让公众参与,以社会最佳利益订定未来公共广播政策,以及吸纳本地和海外公营广播机构的经验,确立社会及政府对公共广播服务发展的承担。
港台表示,同意本港目前没有清晰的公共广播服务政策,并期望这次检讨,能确认公共广播的重要,以及清楚界定公共广播的服务范畴,使香港电台能在急剧变化的广播环境中,善用机遇,为市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