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刘吴惠兰表示,中环填海计划第3期共可获得约18.73公顷土地,其中约47%会划作休憩用地,包括发展一条充满活力的海滨长廊,以及提供贯通现有市区及海旁的行人通道及观景廊,提供优美宜人的环境以供进行文娱康樂活动。
刘吴惠兰今天出席立法会规划地政及工程事务委员会会议时表示,有关概念是为现有市区及海旁,提供連绵无间的行人通道及景观廊,加强市民与维港的連系。
此外,部分填海土地会留作合适的商业、政府用途。
她说,「综合发展区」地带内除计划提供高质素的写字樓,以应付对商业中心区写字樓的长远需求外,还为增添海旁的活力及对市民和游客的吸引力而提供商业消闲用途,例如茶座、酒樓餐厅及零售商店。
建筑物高度递降
刘吴惠兰强调,为确保向海港的景观无阻,海旁的所有发展,包括「综合发展区」用地、码头及与海旁有关的商业及休憩用途,都会有建筑物高度限制。
她说,一般來說,建筑物高度面向海港由南至北渐次递降。这个管制既能充分顾及海旁的发展规模,亦可确保从尖沙咀及维港的主要公众观景点远眺,仍能观看到在中环别具特色的现有建筑物。
最高建筑物高度限制分别为主水平基准上16米及50米(扣除实际地面高度,约相等于净建筑物高度10米(兩层)及44米(10层),而「横向型樓宇」的建筑物高度会向海旁方向渐次递降。
「综合发展区」地带的商业╱零售用途最高总樓面面积估计约为190,000平方米(即相等于地积比率约3.6倍)。
提供土地建运输设施
刘吴惠兰指出,填海计划为该区提供土地以兴建必需的运输基础设施,包括拟议的中环湾仔绕道、P2道路网及机场铁路掉車隧道延展部分,以及重置现有码头和海水冷却用水抽水站。
她强调,中环填海计划第3期获当局正式核准,已通过所有必需的法定程序,并已进行适当的公众谘询,公众的意見和反对已得到当局的充分考虑。
她说,填海计划亦给予本港一个机会重整现有海旁,以及在城市中心创造一个世界级的海旁地区,提供现有市区内难以容纳的独特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