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未来: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林郑月娥表示,所有在谘询文件提出的概念均是初步构思,并不代表政府有关政策局已作出建议。旁为规划署署长冯志强。 |
政府公布「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研究展开第3阶段公众谘询。研究定出3个主要规划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发展蓝图的主要建议和各种可行选择方案的基础,谘询市民意见。
3个发展方向分别是「提供优质生活环境」、「提升经济竞争力」及「加强与内地联系」。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表示,「香港2030」是规划署进行的一项研究,目标是为制订香港由现在至2030年的发展大纲。过去两年,有关研究已完成了两个阶段的公众谘询。
孙明扬说谘询文件提出了许多初步建议,他呼吁市民就任何建议向我们提出意见。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林郑月娥表示,所有在谘询文件提出的概念均是初步构思,并不代表政府有关政策局已作出建议。
第3阶段公众谘询会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规划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最适当的发展密度、供住宅发展和兴建办公室的合适地点,以及新港口和其他主要基建的选址。
为使公众人士集中讨论,这些选择方案会归纳为两种主要发展模式-『集中发展』模式和『分散发展』模式。
「集中发展」模式是假设现有的市区土地将会继续被充分利用和发展,新发展区会在较后时间才兴建以满足中长期需要。
在「分散发展」模式下,新界的新发展区则有较早发展的需要。
孙明扬说,在规划过程中总要作出选择。政府的工作是要展示这些选择和其他的关注,平衡它们的利弊以给公众考虑。
他表示,这个原则亦适用于海港填海。
孙明扬说:「同样地,社会整体需要就如何满足主要基建设施的需要和保护海港之间达成共识。」
他补充说:「在『香港2030』的谘询文件中,政府重申致力保护维港的承诺,使维多利亚港成为『港人之港』,『活力之港』。」
「香港2030」研究巡回展览会由12月1日起在不同地区举行。此外,政府亦会举办多个公众论坛和专题小组会议,并会向各区议会作出介绍。
市民可于各民政事务处索取谘询文件,亦可浏览「香港2030」的网页。
「香港2030」研究第3阶段公众谘询为期4个月,将于明年3月底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