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致光鼓励社福界减碳节能
从花开看气候变化
记得是1991年11月的某一天早上,步行回大学,忽然闻到一阵鸡蛋花香,有点错愕,抬头一看,真是见到鸡蛋花开花,停下脚步再看清楚,知道不是错觉。我自中学至大学期间,每天早上都是步行回校,途经一段薄扶林道,每年5月,都会闻到鸡蛋花香,历年不变。在1991年,第一次在晚秋时,见到鸡蛋花再开花一次,是有些错愕。翌年的晚秋,亦见到杜鹃花开花,便更体会到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不过,我与大学的同事们说笑,这或许是香港大学改制的「威力」,由一年考一次试改为考两次,又名腾鸡花的杜鹃花便由每年3月中开花,提醒我们考试将近,改为一年两次开花,以保持其提醒学生要「腾鸡」的「使命」。
另一样令人感叹气候变化的便是木棉树也提早开花。在今年2月底,我们已见到山头上的不少木棉树的红花落满地。回想在上大学的年代,总是在5月考试期间,抬头看见窗外红绵盛放。还记得1974年考试过后,到浅水湾沙滩游水,水上飘浮着大量木棉絮的景象。
减碳与社会福利设施
在2020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宣布香港特别行政区将致力争取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此目标,必须各界同心协力,社会福利界亦应尽一分力。在2021至22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中,财政司司长预留了1亿5,000万元,推行名为绿色社福机构的新措施,为合资格社福机构进行能源审核和安装节能装置,包括变频式(inverter)冷气机和发光二极管(LED)灯,以提升这些处所的节能表现,并积极推广节能减碳。社会福利署将会协助机电工程署及环境局推行这个项目。
配合行政长官于2018年施政报告宣布协助学校和非政府机构安装小型可再生能源系统,机电工程署自2019年3月起亦已推行采电学社Solar Harvest计划,获社署津助的非政府福利机构皆可申请,免费在其处所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首批参与计划机构包括香港红十字会,其总部大楼天台已安装了太阳能板发电系统,接驳至大楼供电系统。我鼓励更多获社署津助的社福机构善用绿色社福机构和采电学社这两个计划,不但可以为减碳出一分力,更可以向有关电力公司根据特定的价格,收取上网电价。
新兴建社会福利处所的环保要求
社署负责的大型社会福利处所重建项目,包括2019年落成的观塘启能综合康复服务大楼,以及快落成的前屯门小榄医院旧址。重建的综合康复服务大楼都有采用节能装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如安装太阳能光伏板。
在非政府机构的重建项目(即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英文简称Special Site Scheme),社署亦会要求非政府机构尽量采用依据绿色建筑的设计及采用再生能源。社署更会鼓励非政府机构参与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的绿建环评,以金级水平为目标,当中包括采用节能设备及可再生能源发电。
减碳节能,人人有责。
(以上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3月21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