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绿色金融

2019年5月5日

金融是为服务实体经济,当我们推动绿色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时,金融服务亦应具备这两个元素,以引导资金流向合适的方向,这就是我们推动绿色金融的目的。

 

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逐步增加,全球都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发展绿色金融已被广泛认为是当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为协助世界各地向可持续经济模式转型,不论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或是提高基建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经合组织(OECD)估计在2016至2030年间,全球每年便需要高达近70,000亿美元的资金,投放于世界各地的绿色基础建设。

 

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可以发挥积极和重要的角色。我在过去几份预算案中宣布多项措施,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在本港的发展。去年在港安排和发行的绿色债券集资总额达到110亿美元,相等于2017年的三倍多。

 

为了进一步推广香港作为绿色金融枢纽,促进业界交流及社会对绿色金融的支持,近年我们积极跟多个国际机构及行业协会(例如国际资本市场协会、气候债券倡议组织、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等)合作,联合举办有关绿色金融的大型研讨会。例如去年在港举行的绿色及社会债券原则会议(Green & Social Bond Principles Conference)年会,便是首次从欧洲转到亚洲区举办。

 

在本周二(5月7日),金管局将在本港举办绿色金融论坛,邀请业界资深代表共同探讨绿色金融的前景,以及如何推动业界在企业管治和营运中更有效地采纳绿色元素。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的首批债券亦会在同日开始路演。证监会亦紧接在周四(5月9日)与内地及欧盟代表进行监管机构会议,汇集三方相关政策制定者与监管机构及金融稳定委员会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s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就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及共同协作等议题进行讨论。

 

更令人鼓舞的是,上月金管局和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的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计划于2020年初在香港合办第六届气候商业论坛。IFC 选择在香港举行这项国际大型会议,反映了香港近年推动绿色金融的工作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气候商业论坛是IFC的年度盛会,每年均邀请国际上重要的政商界领袖出席参与。论坛主题涵盖广泛,除了绿色金融的最新发展以外,亦包括绿色城市、建筑、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储存和金融等领域。特区政府大力支持这个重要会议,并会采取其他政策措施,向国际展示香港对推动绿色金融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巩固香港发展为绿色金融枢纽的地位。

 

事实上,像IFC这样的国际多边机构,过去数十年来在推动发展中国家达致可持续发展上,一直发挥重要作用。跟这些多边机构合作,能让我们杠杆它们丰富的经验、强大的网络、资源和国际认受性,发挥群聚效应,有助吸引更多重视社会意义的金融资金善用香港这个平台进行交易。

 

事实上,IFC自2000年起已在香港成立办事处,现时香港更是IFC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枢纽。近年,金管局与IFC的策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包括通过金管局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IFFO)这个平台,推展了不少提升基建投融资技能和知识的工作。

 

展望未来,特区政府会继续加强跟这些国际多边机构合作,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和影响力。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5月5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