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赏曲 怀旧纳新
上茶楼品茗赏曲是上世纪初不少港人的消遣,但至今已成回忆。西九文化区刚刚开幕的戏曲中心特设茶馆剧场重塑昔日情怀,奉上香茗点心,让观众在轻松气氛之下欣赏新晋剧团唱做念打,以吸引年轻一代入场,培养他们对粤剧的兴趣。
茶馆剧场 悦口腹娱耳目
茶馆剧场采用中式设计,观众席的木椅古色古香,旁边有小茶几摆放热茶美点。剧情紧张时,看官可先呷一口清茶定神;柳暗花明现转机之时,又可大啖点心,舒一口气。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表示,茶馆剧场在港属新尝试,筹划时参考了其他城市的经验,例如如何缩短观众与表演者的距离、营造轻松舒适气氛。茶馆剧场最多设200个座位,相比一般剧场,面积无疑较小,但观众可近距离欣赏演出,倍感亲切。
他说,粤剧表演时间一般长逾三小时,未必适合初赏粤剧的人,因此茶馆剧场选演折子戏和粤曲选段,表演时间定为90分钟,若与三五知己相聚,同吃同看,时间转瞬即逝。剧场附设中英文字幕和导赏,对粤剧并不熟悉的观众无须担心未能掌握剧情。
「在茶馆剧场欣赏粤剧的气氛与在传统剧院大不相同,前者写意舒适,后者严肃专注。我们希望把到茶馆剧场看戏塑造成消闲选择,就像看电影,成为市民公余好去处。」
新星剧团 育后辈迎新血
茶馆剧场另一重要功能是培养新晋演员,让年轻新秀有更多演出机会,累积经验。驻场剧团茶馆新星剧团的演员皆经公开招募而来,全为20至30来岁的年轻人。
25岁团员谭颖伦自小喜欢粤剧华服,三岁初踏台板,自此对粤剧的喜爱有增无减。成为全职演员后,他希望剧团的年轻班底藉新剧目感染同辈,令他们对粤剧产生兴趣,不再视之为古老艺术。
茶馆新星剧团1月23日起逢星期三至日均有表演,设有日、夜场。谭颖伦说,剧团老师传授各流派技巧,指导功架和唱腔,学员表演时活学活用,得益不少。
戏曲中心 弘传统飨戏迷
戏曲中心大剧院可容纳逾千观众,广飨戏迷,开幕上演《再世红梅记》,记念此剧公演60周年,也向改编剧本的唐涤生致敬。
大剧院距离地面30米,悬浮式设计别树一帜,确保场内表演不受外界噪音干扰。中庭宽广,可举办展览、市集、戏曲示范等活动,首场展览「戏曲中心的历程」以照片展示戏曲中心八年发展经过。
茹国烈期望剧曲中心成为殿堂级表演场地,吸引全国名伶和演艺人才争相前来演出,推动戏曲成为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