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活化工厦 切合社会需要
过去十年,香港出现了一个常用的词语---活化,我担任发展局局长期间,先后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和活化工业大厦计划,而在出任行政长官后又提出活化工厦2.0和再工业化政策等。今日正式开幕的The Mills南丰纱厂就是上述活化工作的极佳例子。
南丰纱厂建于纺织工业全盛时期,曾经是香港最大纱厂之一,但随着纺织业北移,纱厂于2008年已停止运作,像刚才Vanessa(南丰纱厂创办人张添琳)所说,成为一个仓库。配合特区政府活化工厦的政策,和南丰集团具前瞻性的构思、勇于创新和积极回馈社会的精神,令这幢建筑物被赋予一个新的生命、新的身分和新的内涵。今日它已成为一个时装界的创意地标和将会孕育很多年轻设计师的地方。
我在早几个月前已连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Edward到来参观,当时Vanessa充满热情和激情向我们介绍她如何构思这项目。我今日很高兴看到The Mills为我们展示出活化计划能带来的很多可能性,包括革新和保育。The Mills不单能提供日常商业活动所需空间,更传承了一个丰富的香港故事及纺织业历史,而当中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它改装后仍保留了不少原有的建筑特色。我在此希望赞扬参与实现这个项目的优秀团队,包括建筑师、工程师、测量师,以及其他幕后功臣,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如此精美的新地标。
这处对面的南丰作坊(The Mills Fabrica),将会为香港时装界初创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南丰集团不单提供租金可负担的共享工作空间和原型实验室等硬件支援,亦协助安排财务支援和培育项目、提供策略意见,以及连结创业家与商业伙伴的机会。这与政府大力推动创新创业的政策不谋而合。此外,我亦很欣赏The Mills能够走入社区,Vanessa与她的团队正努力汇聚街坊邻里、学生及不同社群,希望让他们了解纱厂历史。
对我而言,The Mills在此时正式开幕,正好呼应我在第二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的重启活化工厦计划。这次的新计划加入了一个新元素,在鼓励和协助业主和市场推行活化项目的同时,我们亦要求业主切合社会不同需要。发展局会要求新的整幢改装申请将10%楼面面积用于政府指定用途,例如供艺术和文化界、创意产业和初创企业使用的营运空间。我希望The Mills能作为其他活化计划和我们新政策之下的启蒙者,今后将会有更多工厦在整幢改装和重建后,被善用作各式各样有意义的用途。
(以上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2月6日在南丰纱厂开幕典礼的致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