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
姜社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文汇报社长、大公报社长姜在忠)、陈总监(央视财经频道总监助理陈红兵)、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
我很高兴再次出席由中央电视台和《大公报》联合主办的财经论坛,是我连续第四年出席这个汇聚香港和内地金融财经专家的高层次交流盛事。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新动能」。我感到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谈谈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治理和国家金融改革两方面,可以担当的角色。
环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环球经济复苏的进展是缓慢而不平均。除了美国的经济表现较好,欧元区部分经济体继续受到高失业率和高债务问题的困扰,增长疲弱;而日本的经济更加是乏善可陈。
今年年初内地股市出现波动,令外界一度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英国在6月公投决定脱欧,今个月初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以及关于美国联储局在12月加息的各种言论,都为金融市场带来不少波动。
在可见的未来,环球经济仍然会受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这个情况可以说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例如,候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方针仍然未明朗,他的经济金融班子亦未揭晓;美国联储局即使在12月决定加息,以后的步伐和幅度仍然有变数。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的情况,恐怕尚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加剧资金流向和汇率的波动。
在欧洲方面,英国脱欧的谈判过程将会非常漫长,也会带来长期的不确定性。下月初意大利的宪法改革公投,以至明年举行的法国和德国大选,亦会令到国际市场关注倾向民粹主义的「疑欧派」会否得势,令欧洲局势出现相当大的变数。加上欧洲的难民问题和世界多处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也会为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波动。
全球金融治理的工作
面对环球经济的各种风险,加强全球金融治理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议题。国家在今年担任G20主席国的其中一项重要建树,就是重新启动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的工作,跟G20的成员联手在多方面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优化金融的治理。
我今年9月也是以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分,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G20领导人峰会。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同意建立一个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增强世界经济对抗风险和预防危机发生的能力,令环球金融市场可以保持稳定;金融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复苏。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个外向的小型经济体,无可避免会受到外围市场波动的冲击。我们在过去数十年经历多次大大小小的风浪,最终都能够克服,这实在是有赖我们成熟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监管制度。所以,我们特别关注,也特别支持有关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工作。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对市场进行严谨和公平的规管,审慎评估各种财金业务的风险。我们在硬件方面的市场基建,以及在软件方面的监管和人才,都拥有国际优势。这些优势有助我们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特区政府一直参照国际的标准,不断改进香港的金融体制。
香港是「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成员,一直积极参与国际上改善金融监管框架的讨论,并致力落实最新的监管要求,包括《巴塞尔协定三》(Basel III)所订立的监管框架,以及有关场外衍生工具市场的改革。
在政府的推动之下,香港的立法会在今年6月正式通过设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金融机构处置机制」(Resolution Regime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令我们一旦遇上重要金融机构不能持续经营时,可以维持金融机构的关键功能,减少对整体金融系统的冲击。
香港证监会的行政总裁欧达礼Ashley Alder早前获选担任「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理事会的主席。这个理事会由全球30多家主要证券监管机构组成,负责制订相关的国际标准。这个任命说明我们的金融系统备受国际认同,也显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连接内地和国际的金融市场
各位朋友,香港除了是国际金融中心,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和第一大贸易国。国家经济增长近年虽然有所放缓,但是仍然可以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香港拥有背靠祖国的巨大优势,在过去的30多年,凭借国家经济改革开放的契机,各项专业服务的需求急速增加,我们把握机会,发展成为国际的商贸、金融和航运中心。
另一方面,香港一直是内地最大的直接投资者,体现在国内大部分省市之中。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香港的企业家将生产技术、资金和管理人才引入内地,推动内地制造业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由过去到现在,香港一直是内地连接世界市场的重要桥梁,把外资「引进来」和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最佳门户。不少海外企业和投资者透过在香港的办事处投资内地业务,内地许多企业也在透过在香港上市集资。香港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有助提升这些企业的管治水平,令他们更容易跟全球市场接轨,进军国际市场。
香港的自由市场和成熟的监管制度,也提供了「试验田」和「防火墙」两项重要的功能,为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控制风险的测试平台,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透过「沪港通」、「基金互认」,以及即将推出的「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措施,我们为国际投资者提供独有的双向投资平台,协助国家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跟国际接轨。
在国家的支持之下,香港在过去十年发展成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的资金池,并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融资、结算、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业务。虽然近期基于不同的理由本港人民币存款总额有所下降,但长远来说,香港在这方面的机遇仍然是极为巨大的。
人民币刚于上月初加入IMF的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在未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储备和定价方面将被更广泛应用,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将会增加,而资本账开放亦会促进在岸和离岸人民币的资金融通。香港具备充分的条件,为各地的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人民币服务。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策略的推展,沿线地区的企业和投资者,可以利用香港的商业网络、融资平台和专业服务,进军内地和国际市场。
基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环节。我在今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在香港金管局下成立「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IFFO),作为分享资讯和经验的平台,促进「一带一路」的基建投资和融资。「基建办」已经有超过50间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海外的合作伙伴,包括商业银行、公共事业,以及包括丝路基金在内的投资机构。
亚洲的新兴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建发展的需求非常巨大;而另一方面,来自各地的资金也会透过我们国际金融中心的网络,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基建办的成立正好让香港发挥独有的桥梁角色,引导资金投向具有回报价值的项目,填补基建项目的「资金缺口」,带动亚洲和「一带一路」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
结语
各位,中央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的《港澳专章》明确表示,支持提升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我感谢中央政府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
内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功由投资拉动改变为消费带动,这令到内地对服务业的需求上升,为香港这类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创造更大的商机。
国家和香港的关系密不可分,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为香港提供不可多得的机遇。我深信香港可以继续保持我们自由开放的独特优势,在国家深化改革和开放资本市场的过程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协助国家推动改革,为我们国家和我们民族的未来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谢谢各位!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11月24日在「2016央视财经论坛‧香港」致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