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内容。
字型大小
预设字体大小 较大的字体 最大的字体 订阅RSS 进阶搜寻 网页指南 流动/无障碍浏览 English 繁体 简体

曾俊华网志谈「沪港通」

2014年04月13日

none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

星期四上午9时,一如过往六年,我准时出席预算案二读的第二天辩论。9时40分,同事告诉我特首从博鳌来电,有急事与我商讨。我知道「惊喜」真的来了,即时离开议事厅给特首回电。15分钟之内,金融服务科的相关同事已经齐集在立法会大楼的112室,收看李克强总理发言的直播。10时32分,总理宣布中央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10时40分,港交所停牌。我重温和微调预先准备好的讲稿后,在11时10分会见传媒,清楚告诉市场「沪港通」的进展,避免猜测。

 

我发言完毕后,现场记者没有太多提问,也没有太大反应。后来,同事告诉我,当我进入议事厅后,记者朋友的电话铃声此起彼落,原来身在办公室的编辑知道这是「大件事」,纷纷要求在立法会的记者找机会再提问。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日实在不应该「质疑」记者「对这事没有兴趣」。「沪港通」涉及复杂和技术性的课题,而且事前没有半点风声,除非是资深的财经记者,否则要记者即时提问,实在强人所难。

 

「沪港通」容许两个不同市场的投资者,直接跨境参与对方市场的交易,是非常创新的合作模式,国际上没有先例。内地和香港金融主管部门,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沪港通」由概念、设计、到现在的具体计划,并得到中央政批准,是双方经过多年磋商和研究的成果。香港团队,由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负责统筹协调,金管局、证监会和港交所皆有积极参与,大家在宏观政策、风险管理、监管执法、执行细则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和内地对口部门详细讨论,反覆分析利弊,完善计划。

 

在整个「沪港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有三个重要原则:互惠互利、风险可控、完善监管。

 

互惠互利是任何合作的基础,如果只是一方得到好处,合作不可能长久。「沪港通」对香港和内地的好处,我在星期四已经讲过,这几天媒体上也有不少讨论,我不再重复。要做到互惠互利,双方皆必须有独特的优势,才能互相补足。所以我们必须小心保持香港的独特优势,才能在两地合作中有所建树,既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也为香港的经济注入动力。

 

风险管理是金融稳定的基石。国家正在深化经济改革,固然需要稳定的金融环境;香港是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稳定更是我们的「搵食本钱」。因此,我们按循序渐进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在「沪港通」机制加入一些限制,包括合资格股票、投资者资格及额度。我们会不时检讨机制,以及于适当时候考虑是否及如何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总额度及每日额度的管理均采用净额概念,即买入数额扣除卖出数额,不是指成交量。

 

完善监管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才能建立市场对「沪港通」的信心,否则我们这几年的努力将会徒劳无功。两地监管机构将改善目前的双边监管合作安排,加强多方面的执法合作,包括完善违法违规线索发现的通报共用机制;有效调查合作以打击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跨境违法规行为。我相信通过「沪港通」的合作,两地市场的监管和执法水平皆会得到提升。

 

「沪港通」是两地金融合作的「大件事」,不过对市民来说,「更大件事」的相信是楼市的情况。这几天我们收到一些市民的意见,认为现时楼市供求仍然失衡,希望我们不要采纳IMF的「减辣」建议。我最近才与几位IMF官员见面,他们并没有向我提出这样的建议。其实,IMF主要是建议我们要留意外围经济环境变化,在适当时间作适当调整,并没有説现时是适当时间。我在星期三回答传媒提问时,也清楚指出现时不是「减辣」的时机,况且相关的法例草案仍未全部通过,「减辣」机制仍未就绪。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4月13日在其网志发表的文章。标题为本网站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