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here to Skip to the main content

香港政府新闻网 ENG | | | | |

迅速应变 防洪有法

2017年03月12日

Video Image0
香港属亚热带地区,每年平均降雨量逾二千毫米,并有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到访」,每逢特大暴雨,新界北部乡郊低洼地带和市区部分旧区均面临水浸风险。渠务署时刻警觉,因应天气变化采取应急措施,也积极推行多项改善工程,提升各区的防洪能力,保障市民。
 
渠务署辖下设有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协调渠道和水道淤塞的紧急清理工作、处理水浸报告,并向政府相关部门和市民发布信息。
 
中心24小时运作,在一般天气下,职员接听渠务署热线电话的来电,处理有关渠务的求助。
 
当天文台发出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和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中心的统筹角色更形重要,署方会增派人手,由总工程师带领三、四十名职员,分三组处理九龙和新界南、新界北、港岛区水浸问题。
 
实时监察  迅速应变
 
中心设有大型电视幕墙,显示各区主要河流、水道和明渠的实时影像,也播放天文台、运输署资讯和各电视台的即时新闻,职员随时掌握最新情况。
 
各监察点的雨量和水位数据亦会经遥测系统不断传送至中心,当水位达到警界线,读数会转为红色,职员随即安排在外候命的工人到场跟进,且在有需要时通知其他部门采取救援或疏散等应变措施。
 
渠务署总工程监督黎超良说,除了实时监察系统,市民提供的水浸资料也有助了解街上情况。
 
「遇上渠道淤塞或水浸,有些市民会即时拍照,甚至拍摄短片上载脸书群组,我们看到后,会立即安排工人处理。」
 
渠务署在雨季收到较多求助属意料中事,但原来在寒风刺骨的日子,他们接获的求助也会上升。
 
黎超良说,去年1月,天气持续寒冷,署方收到的求助个案较以往增加三、四成。
 
「市民在家洗碗和弃置食物残渣,油分会流入污水渠,遇冷凝固,阻碍水流,部分甚至黏在渠的内侧,导致瘀塞。」
 
除了应付突发事故,渠务署亦未雨绸缪,定期检查雨水和污水管道,确保渠道畅通。
 
该署目前管理全长逾4,500公里的雨水和污水管道,不少旧区管道已使用超过30年,逐渐老化和损耗,严重者或引致塌陷,影响交通、环境和公众安全,署方已按需要展开修复工程,并采用先进技术,做好预防工作。
 
先进技术  修复渠管
 
近年署方更换和修复渠管多采用「无开坑式」技术,与传统的「开坑式」复修方法比较,优点是无需挖掘整段路面。
 
「无开坑式」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原位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工人先在渠道一端的沙井,用压缩空气将约五毫米厚的聚酯纤维软管套入原有渠管,当软管到达另一端的沙井,工人再将蒸汽或热水导入软管内,使它变得坚硬,成为新渠管。
 
渠务署工程师梁灏骏说,这方法可缩减封路范围和时间,降低工程期间对交通和市民的影响。
 
「以一条长十米的雨水渠为例,如果我们采用开坑式工程,工期最少三个月,但采用原位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只需约三天便可完成整项工程。」
 
由于原位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只适用于乾涸的雨水渠,渠务署去年9月引入另一种「无开坑式」新技术,即螺旋缠绕修复技术,修复仍有水流的污水和雨水干渠。
 
署方去年已运用此技术修复油麻地窝打老道两段直径105厘米、共长115米的污水渠,需时仅三星期,较需时半年的「开坑式」技术,大幅节省工程时间,对巿民和交通的影响也减至最低。
 
目前署方在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修复一段污水管,也是采用这项技术,预计3月底竣工。

即时掌握

即时掌握:  渠务署总工程监督黎超良说,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内备有各式各样的设施,加上巿民网上「报料」,有助中心职员了解街上水浸情况,迅速派员处理。

即时掌握

一目了然:  紧急事故控制中心设有大型电视幕墙,显示各区主要河流、水道和明渠的实时影像,让中心职员随时掌握最新情况。

即时掌握

修复有法:  渠务署采用原位固化内衬修复技术,让工程人员修复九龙湾一条长约十米的雨水渠时,无需凿开大幅路面。

即时掌握

准确无误:  工程人员在工地利用镜头监察软管导入过程。

即时掌握

省时便民:  渠务署工程师梁灏骏(中)说,原位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和螺旋缠绕修复技术均可缩减封路范围和时间,降低工程期间对交通和市民的影响。


回到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