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土地供应选项公众活动展开

2018年4月26日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今日展开为期五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提出18个选项供社会讨论,以期在短中期、中长期增加土地供应。小组主席黄远辉期望活动有助社会收窄分歧,建立共识,彻底解决土地房屋短缺的困局。

 

小组去年9月成立,目的是推动社会广泛讨论土地供应选项,凝聚最大共识,并提出整全建议,让政府制订开拓土地的整体策略。

 

黄远辉今日在记者会介绍活动详情时表示,小组检视和评估本港土地供求情况及不同选项后,认为有18个土地供应选项具潜力提供额外土地,分为短中期、中长期、概念性选项三类。

 

四个短中期选项有潜力于未来约十年内提供额外土地,分别为:

 

  • 棕地发展:现时新界约有1,300公顷棕地,新发展区项目涉及约540公顷,可考虑发展余下760公顷棕地。

 

  • 利用私人新界农地储备:各大型发展商估计拥有不少于1,000公顷新界农地,社会可探讨透过公私营合作模式,促使私人农地作更具社会效益的发展。

 

  • 利用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作其他用途:现时66幅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中,27幅由私人体育会持有,社会可探讨在平衡这些用地对体育发展的贡献和增加土地供应下,是否可释放个别用地作其他用途。  

 

  • 重置或整合占地广的康乐设施:现时共有95个占地广阔、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的体育和康乐场地,社会可考虑重置或整合个别设施,达到地尽其用。

 

六个中长期选项分别为维港以外近岸填海、发展东大屿都会、利用岩洞和地下空间、于新界发展更多新发展区、发展香港内河码头用地、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两个试点。这些选项有潜力在未来约10至30年内提供额外土地。

 

概念性选项有八个,计有长远发展内河码头用地和邻近用地、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其他地点、增加「乡村式发展」地带的发展密度、于现有运输基建设施的上盖发展、利用公用事业设施用地的发展潜力、重置葵青货柜码头、葵青货柜码头上盖发展、填平部分船湾淡水湖发展新市镇。

 

黄远辉表示,公众参与活动首阶段以公众教育和宣传为主,稍后会进行问卷和电话调查,收集市民对选项优次的意见。

 

小组会举办逾百场活动,包括四场公众论坛、40场地区巡回展览、区议会工作坊、基层社区探访、与持份者会面、青少年和社区外展等,并已制作书册、小册子和多条短片,详情可浏览专题网站FacebookYoutube专页。

 


回到页首